信天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104岁总理秘书:正国级职位,不让儿子乘专列,退休后坚持做公益

2021-09-05| 发布者: 信天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岁月步长桥。”人们常说的“两袖清风”便是出自此诗。一个人拄着拐杖,跟着月光走过...

  “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岁月步长桥。”

  人们常说的“两袖清风”便是出自此诗。一个人拄着拐杖,跟着月光走过漫漫长桥,只有两袖清风相随。为官者,当以这两句话时刻警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2014年9月30日晚,国务院举行国庆65周年招待会,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和七位现任常委一起坐在主桌上,他身着上一代领导人标准的制服—灰色中山装,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他就是见证新中国成立,做过周总理的秘书,身为正国级干部,一生都在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事的宋平。

  热血求学路

  1917年,宋平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他的年少生活经常缺吃少穿,让他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摆脱贫穷。所以他从小意志坚定,最终在17岁那年考上了北平大学。

  少年多热血,他也不例外,在北平大学就读期间,因为与一位老师发生冲突而被迫退学,于是只能再次回到中学重读,最终考入清华大学。

  那时上大学费用昂贵,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更是如此,这让家境贫寒的宋平一时间苦恼不已,但是正当整个家庭陷入焦灼时,却意外地迎来了转折点。

  哥哥偶然中奖,得到了300块大洋的奖金,在当时已经相当于一笔巨款,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把这笔钱交给了宋平,帮助宋平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宋平在学校中成绩优异,颇得老师和同窗喜欢。可是由于时局混乱,日本侵华,战火给北平这座城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生于战争的学子,如何安心读书?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南京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在战火硝烟中保住中华教育的火种,让广大学子在战争中仍旧有学可上,不至流落。

  于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并在次年改名为西南联大。这所特殊的战时大学为无数学子的成才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此时宋平正在清华大学毕业班就读,学校南迁,宋平和无数学子也跟着南迁,三所学校的学子汇聚在这所特殊的学校中,一起成长和学习。

  以笔为刀,坚决革命

  1938年,宋平由于成绩优秀,一毕业就被安排到延安党校研究室工作,虽然日常工作繁琐,他却极其具有耐心,为了完美完成工作,经常熬夜到很晚。就这样他一面认真工作,一面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不久之后,便因为工作负责认真,被调往重庆《新华日报》。

  担任编辑资料室主任,当时报纸作为战时新闻和消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无疑对于党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一刻也不敢松懈。

  在全面熟悉工作之后,他开始担任新华社的负责人,同时被周总理看重,兼任总理的秘书,多次被派往中央汇报工作。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回忆往事时,他坦言在延安期间的工作有助于磨炼他的意志,随后又常伴随周总理左右,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的他便将总理当作学习的榜样,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一生清廉、兢兢业业

  1947年,宋平被派遣到哈尔滨工作,再次因为出色的表现步步高升,得到当地领导的赏识。新中国成立,他又被调往甘肃省,担任甘肃省省委书记。清官难做,但是他恪守本分从未拿过群众一针一线。

  在甘肃的同事这样评价他:“宋书记曾长期在周总理身边工作,他的工作作风、一言一行就像总理那样,对人民群众特别关心、对自己要求也特别严格。“

  他不仅工作中严于律己,在生活中也是勤俭节约。有一次时任省委副秘书长的翟焕三见到他午餐只吃饼子和白菜汤,就说:“你年纪都这么大了,还吃得这么简单,营养跟不上,怎么行?“

  宋平笑了笑道:“这就很好了,你到农村看一看,许多农民还吃不上这样的饭菜呢。”不仅饮食朴素,他在穿着上也十分朴素,经常穿着褪了色的灰色中山装。

  他不仅严于律己,在教育子女时,他也切实做到了严格要求。宋平的儿子名叫宋宜昌,从小宋平就不希望儿子成为只知道追求享乐的纨绔子弟,连零花钱都不会多给。

  有一次身为人大常委的宋平和儿子宋宜昌去北戴河,他坚持不让儿子乘坐专列,而嘱咐他要买票坐车,足以见得宋平对子女的教育有多严格,坚持原则。

  宋宜昌后来成为一位科普作家,著作颇丰,可是一直到退休前,他都只是科普出版社的一个普通编辑,从未担任任何职务。

  宋平从领导位置退下来时,更加关注甘肃省的贫困地区发展,致力于乡村教育,他与妻子通过希望工程搭桥,资助了陕西省山阳县王家村的3名小学生。

  随后宋平夫妇又寄钱去希望工程,帮助4名农村儿童复学。时至今日,他已经是104岁高龄,仍旧奔赴在乡村失学儿童的资助活动中。

  如今这位百岁老人,除了抗战阅兵七十周年、党的十九大闭幕活动等重大活动出面,其余时间都在自家四合院练习书法、写日记、整理书籍。

  这一生,他经历太多的波折、一路向前,不忘初心,人人都只看到他表面的风光,可是他也是农民的儿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实现自己一生的志向。

  英雄不问出处,既有鸿鹄之志,就要有飞跃云霄的勇气和努力,这也是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启示。

  人的一生有会经历许多事,也会遇到非常多的人,但有些人即便看惯大风大浪,经历苦辣酸甜,依旧固守着内心不变的初衷。

  正因为见过那些身在高位仍旧保持朴素的伟人们,宋平从此便在心里种下了那个纯粹的梦,要严于律己,不忘初心,做一个廉洁清正的人。而这位老人传递给我们的正是这种从一而终,严于律己的宝贵精神,不求一生丰功伟业,但求一生不忘初心。


实习生 https://www.shsxjy.com/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信天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信天商贸网 X1.0

© 2015-2020 信天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