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侦探社 三胎已经开放了,可愿意生孩子的女性,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养育成本太高了,二是女性自我认知开始觉醒。这种觉醒主要体现在这2方面:1、对自我价值的肯定;2、对“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的淡漠。 这位清华女博士的生育观,之所以引起争议,无非就是与现实“格格不入”。一是:在传统的观念里,女人就要结婚生子;二是:老人帮忙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称不上“不负责任”;三是:她打破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女人一定要生孩子吗?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里,女性不得不依附男性,才能在社会上存活。因此,在那个年代,生不生孩子,女性是没有选择权的。可现在的女性,完全能够实现经济独立,那有必要生孩子吗? 这个还是得看人,就像这位清华女博士说的:在人发展越好的情况下,她反而就不会去想生孩子,人生太有趣了,有太多可以做的事了。是的,女人不仅仅只有“生育价值”,她有“太多的价值”可以去实现。 俗话说得好:钱是人的胆,有钱,才有更多的选择权。如果一个女人,没有什么才能,甚至连自己都养不起,那么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免不了被“嫁”掉,就免不了掉入“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坑里。 让老人带孩子,就是不负责任吗? 这位清华女博士说:让老人带小孩,就是不负责任。可现实生活中,不少小孩,都是由老人带的。为啥呢?因为年轻人要上班赚钱啊,自然小孩子就只能由老人帮忙带了,再说普通人也请不起保姆啊。 说到底还是一个字:穷。要是夫妻俩有足够的存款,谁愿意把小孩扔给老人带,谁不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可这一切是谁的错?是父母的错,如果在生孩子前,能够考虑下“我能不能对孩子负责”,会不会好很多呢? 那么让老人带孩子,就是不负责任吗?有人说:是的,孩子自己生,就要自己带,况且带孩子那么累,老人也吃不消。也有人说:不是,要不是老人“催生”,我也不会生孩子,生了就该老人带。那请问:你为什么生孩子呢?养儿防老啊! 养儿防老,靠谱吗?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通常情况下,老人在人生的最后一程,总是疾病缠身。要是老人身上没有任何资产,而且儿女都是普通工薪阶层,那么养儿防老,执行起来是不是有难度? 就像这位清华女博士说的:我不愿意用我几十年的辛苦,换我老了,可能有人养的一个可能性。意思就是说:孩子有可能给你“养老”,也有可能不给你“养老”,那么辛苦大半辈子养育孩子,是否值得呢?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妈妈”永远是牺牲最多的那个人。首先,生孩子就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其次,为养育孩子,不得不暂停或者放弃事业;最后,这孩子还不一定会“养老”。 但有些负责任的妈妈,她们为了孩子,放弃了太多的东西,可最后往往损失最多的还是“妈妈”。所以,有些女性不结婚、不生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生养孩子,确实是一场“豪赌”。 人生智慧 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自己的人生都过不好,为什么还要把孩子,带来这世上受苦?一个成年人,如果都不能对自己负责,又怎么可能对孩子负责呢?如果不能对孩子负责,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养老”呢? 时代在变化,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孩子生下来,给口吃的,只要活着就行了。现在的孩子,要是像以前那样养育的话,大概率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掉,所以结婚生子,还需慎重考虑。 相关阅读 四孩父亲生育观惹争议:孩子很好养馒头土豆丝也吃得香 养孩子难吗? 有人觉得难,所以一个都不想生,害怕孩子跟着自己受苦; 有人觉得简单,不就是添双筷子的事? 01 三胎政策出炉,当大部分人高喊“二胎都生不起”的时候,有人已经在晒四胎。 近日,在河南驻马店,一位父亲晒出了一家六口吃饭的视频。 他家有4个孩子,3个儿子1个女儿。 他在视频中说:俺的孩子虽然多,但不难养活,两盘土豆丝就馒头,几个娃吃得也是狼吞虎咽。 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羡慕他孩子多,个个能吃又好养,一家人其乐融融; 有人指责他穷还多生,同情孩子可怜—— “只有土豆丝就只能抢土豆丝,要是有排骨有牛肉谁还抢土豆丝。” “孩子确实不难养,只要你不在乎质量!” “我亲戚的亲戚家也是四个孩子,都是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去了。” “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02 看到这个视频,潮姐不由得想起过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催生: “真搞不懂你们年轻人,天天喊压力大不敢生,我们那时候一家七八个孩子,不也好好长大了!” “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放,多个娃不就多双筷子的事?” 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潮姐都会选择闭嘴—— 大过年的,没必要跟她们激情辩论,说不通的,今时不同往日,她们根本不知道现在养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以前妇女从怀孕到生产,可能都不会去一次医院,现在产检加生产需要好几万; 以前孩子不知尿不湿为何物,极少喝奶粉,现在奶粉尿不湿早已是刚需; 以前孩子除了学费,再无其他教育支出,现在早教班、兴趣班、补习班哪个都价格不菲…… 本以为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古板”们会有这种孩子很好养的思想,没想到年轻父母中也有。 潮姐无意于攻击视频中的父亲,毕竟那只是他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而已,未知全貌不好置评。 只是,通过展现孩子们馒头土豆丝也吃得很香来证明“孩子很好养”,挺没说服力的。 2021年了,生养孩子的标准难道还只是吃饱穿暖饿不死就行? 03 总有人说,无论穷富都有资格生孩子,富有富的养法,穷有穷的养法。 可是,这个世界并不是贫富割裂的,孩子们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意识到巨大的贫富差距。 就像是《小舍得》中的欢欢,从乡村转学进入城市,见识过同学家有多富有,她会失落,会自卑,会委屈,会忍不住怨恨父母没用…… 虽然无论出生多么贫贱的家庭,我们都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不能怨恨原生家庭的贫穷。 但成年人有时尚且会被对比伤害,何况小孩子? 即使不怨恨父母,自己也会被巨大的长久的自卑感侵蚀。 为什么有些人越穷越喜欢多生孩子? 可能类似买彩票,多买几张,有一个中奖了就发财了;多生几个孩子,随便养大,只要有一个成才了,就能带领全家改变命运。 只是如今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寒门出贵子的概率越来越小,越穷越生的结局极大可能是越生越穷。 即使国家开放三胎了,生孩子仍要量力而行,比生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成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人。 “优生优育”都喊了那么多年了,“养娃就是给口饭吃”这种思想,真的该淘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