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1971年,毛主席接见参谋总长,闲聊中毛主席问: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2021-10-25| 发布者: 信天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前言1964年,全军在北京进行大比武汇报表演,毛主席非常的感兴趣,对张宗逊说道:“有这好事,为什么不告诉...
Zenly

前言

1964年,全军在北京进行大比武汇报表演,毛主席非常的感兴趣,对张宗逊说道:“有这好事,为什么不告诉我啊?”

图|毛主席

与毛主席的初识

1926年,18岁的张宗逊在革命意志的感召之下,毅然离开了自己的渭南老家,向着当时革命的中心——广州奔赴而来,并且如愿考进了黄埔军校之中进行深造。

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张宗逊如饥似渴地吸收革命理论知识,结识了很多共产党员,深刻地明白了革命的道理,不久之后,张宗逊就已经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爆发,随即,蒋介石宣布广州城戒严,逮捕了数十位无辜的共产党员,对共产党进行阴谋排挤。事件不久之后,蒋介石彻查党务,要求军校之内所有的学员,不许保留双重党籍,自行决定保留共产党或者国民党党籍,并且要向国民党进行公开。

图|张宗逊

刚刚入学不久的张宗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从此退出国民党,向国民党的官员公开了自己共产党人的身份,坚定地站在了共产党的阵营之中。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员以及爱国革命人士,形势十分的危急。公开了身份的张宗逊只能迅速离开国民党的部队,在离开之前,张宗逊向党组织提出:我要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

经过党组织的慎重考虑,张宗逊率领着自己的部队经历了重重的困难,最终赶到了江西修水,在这里,张宗逊与毛主席初次相识。

图|张宗逊旧照

1927年9月,在毛主席的带领之下,张宗逊参与到了秋收起义之中,奉命向长沙发起进攻,但是由于郑国轩的叛变,导致部队受阻失利,秋收起义以失败告终。

秋收起义失败之后,部队中开始弥漫起了一股悲观的情绪,张宗逊同样的迷惘,起义部队终究何去何从?怎样面对现在的局面?张宗逊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

就在这时候,师长余洒度突然大声地喊道:请毛委员讲话!

毛委员!听到这个名字的张宗逊立马就抬起了头,他对于毛泽东的名字非常的熟悉,在军校学习期间,毛泽东的报告他读过无数回,报告中深入浅出的犀利分析,让张宗逊受益良多。他知道,这一次起义是毛泽东领导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亲眼见到过本人。

图|张宗逊(中)和战友在一起

毛主席走到了部队的前方,他身穿粗布蓝衣,脚上蹬着一双草鞋,但是破旧的衣裳却挡不住他炯炯有神的双眼。毛主席向全体战士说道:

“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错误路线,决定武装夺取政权,进行土地革命。但是,眼下我们的部队力量还不够强大,不能再继续打长沙,等以后我们的力量强大了,我们一定会再回来攻打长沙!”说到这里,毛主席停顿了一下,他激昂地向全体战士说道:“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变,革命的形势还会继续下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新一轮的革命高潮必然会再次来到,革命终究会取得胜利!”

图|毛主席正在演讲

大家的情绪被毛主席的激情的话语所感染,笼罩在队伍头顶上的阴霾一扫而空,战士们欢呼着、呐喊着,久久不能平静。张宗逊也被毛主席的话语深深地吸引,他坚信毛主席所说的话语,失败只是暂时的,革命的胜利终究会来到!

9月28日,毛主席带领着部队来到永新县三湾村,在这里,毛主席将起义部队进行了改变,创造性的提出: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定党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尤其是毛主席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让张宗逊热血沸腾。

由于三湾改编,部队缩编,张宗逊由正连长降为了副连长,毛主席满含歉意的对张宗逊说道:“部队缩编,你由正降为副,委屈你这个黄埔的高材生了!”张宗逊没有丝毫的怨言,他很高兴毛主席对于自己的重视!

图|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和警卫员在一起

古城会议之后,毛主席力排众议,带领着张宗逊和一个排的战士向着井冈山而去。上山的路异常艰辛,毛主席穿的草鞋的早已经把脚磨烂,走起路来一瘸一拐,非常的痛苦,但是他的精神自始至终都非常的昂扬,一路上和战士们有说有笑。

张宗逊看到毛主席的行走非常吃力,于是就绑了一个简易的担架,要求毛主席躺在担架上,张宗逊和战士们抬着他走,但是毛主席坚决不答应,他说道:“战士们能走,我也能走。”就这样,毛主席坚持自己拄着树枝一步步走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后来,张宗逊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仍然不断地感慨,他说道:“我们觉得毛委员是一个读书人,并不善于长途行军,但是他竟然能够经得住艰苦,着实让人佩服不已!”

图|毛主席转战陕北途中

毛主席受冷落,张宗逊前来探望

1932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的错误领导逐渐取得了上风,苏区中央局决定让毛主席到苏维埃临时政府之中进行工作,实际上,这是撤销了毛主席对于红军的领导权。

此时的张宗逊已经成长为红12军36师的师长,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非常的愤慨,但是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12月,张宗逊奉命前往闽西担任新红12军的军长,在路过长汀的时候,张宗逊特意前往毛主席的休养地,探望遭受到排挤的毛主席。

此时的毛主席身在长汀,无人问津,他的心情非常的复杂,同样也充满了郁闷。在长汀,毛主席根本没有办法及时的收到前线的消息,张宗逊的前来,让毛主席非常的高兴,非常热情的招待前来看望自己的张宗逊。

图|毛主席

趁着毛主席倒水的功夫,张宗逊将毛主席的居住地细细打量了一遍,整个房间简陋的让张宗逊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张桌子,几张椅子,桌子上摆放着一盏随军用的马灯,一个铜制的墨盒以及一管毛笔,房间里的木板床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报,勉强能有腾出一个人睡觉的地方,这就是毛主席居住地所有的陈设。

将水杯递给了张宗逊之后,毛主席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询问起了前线的一些情况,毛主席问得非常的细致,张宗逊也耐心地一一进行回答。

两个人交谈了很久,但是毛主席从始至终都没有谈起自己遭受到排挤的事情,没有发一句的牢骚,毛主席的宽大胸襟以及强烈的党性,让张宗逊从心底里敬佩。

1933年,由于张宗逊对于毛主席正确领导的坚持,再加上广昌失守等等原因,张宗逊被调离当前职务,前往瑞金红军大学进行学习。

图|张宗逊晚年回到延安

内心十分郁闷的张宗逊再一次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向毛主席倾诉着自己心中的郁闷,毛主席安慰他说道:“现在这种情况,就像是秀才遇到兵,着急也没有用。”张宗逊也是无奈的叹息,担心前线的战事。

谈话的最后,毛主席帮张宗逊想了一个办法,说道:“周恩来同志不是你在黄埔时候入党的主持人吗?你的这些心里话,可以找他谈一谈。”后来,在周恩来的强力举荐之下,张宗逊再一次回到了部队之中,担任红三军团4师的师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之后,张宗逊率领着部队激战湘江,攻克遵义,立下了汗马功劳。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派遣张宗逊前往红四军担任参谋长一职。

图|张宗逊

红军胜利会师陕北之后,毛主席对张宗逊亲切地说道:“张宗逊,你好幸运啊!三次爬雪山、过草地都安然无恙,革命反倒把你从南方送回到了老家,给了你更方便施展聪明才智的地理环境,我真为你高兴啊!”

张宗逊没有想到两人十年前的一句闲聊时的话语,毛主席竟然一直都记得,张宗逊深受感动,他诚恳的向毛主席说道:“我还是希望能够跟着主席做一点具体的工作。”

毛主席爽朗笑道:“我们已经决定调你来总部来继续工作了,陕北的风土人情你比较熟悉,你来给我们做向导吧!”

不久之后,红军向延安转移,张宗逊亲自进行各项细节的安排,制定转移的计划与方案。在转移的路上,毛主席与张宗逊同行,两个人边走边聊。

图|毛主席和张宗逊在延安机场

毛主席意味深长的对张宗逊说道:“十年前,你护送我上井冈山,现在你又护送我前往延安,这都是缘分啊!你还记得当初你强迫我坐担架的事情嘛?”憨厚的张宗逊脸一下子就红了,只能以微笑作答。

斗转星移,十年的时间转瞬即过,当初毛主席只是初次涉足军政的领导人,现在已经变成了三军统帅;张宗逊则是由一个小小的副连长,现在也已经成长为军一级的干部,两个人之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同时也建立起了深厚的信赖和友谊。

有这好事,为什么不告诉我?

张宗逊对于军事训练很有一套,早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张宗逊就做出了非常详尽的练兵方法,并且编写成册进行了总结,毛主席非常的重视,经过中央军委研究决定,张宗逊的练兵法推广向全军进行学习。

图丨毛泽东接见解放军战士

新中国成立之后,张宗逊被调往总参担任副总参谋长兼军校部部长,主要管理军事训练、军事院校这一方面的工作。新中国的兵种更全,军事训练更为重要,张宗逊经常深入到连队之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军事训练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1962年的春天,张宗逊正在南京进行教材编写的工作,时任南京副司令员的王必成向张宗逊推荐了一位基层连长,他在实际的训练中摸索出来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法,这位连长的名字就是郭兴福,后来大名鼎鼎的郭兴福教学法的创始人。

张宗逊得知之后,十分的感兴趣,亲自来到训练场中进行了观摩,看完后张宗逊大为赞赏,他说道:“郭兴福训练法不仅发扬了我军练兵的光荣传统,还有了新的创造,我们要认真的总结经验,在全军区之中进行推广。”

图丨郭兴福创造出独特的训练方法

第二年,张宗逊命令总参在最新一期的《军训简报》之中,对郭兴福训练法进行详细的报道。叶剑英元帅看到简报之后,非常的重视,亲自前往南京军事进行视察,并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回到北京之后,叶剑英正式向军委提请,建议向全军进行推广。

毛主席高度赞扬叶剑英和张宗逊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典型,发出指示,号召全军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掀起大练兵运动。

1964年6月,张宗逊和罗瑞卿来到济南军区检查大比武的准备情况,毛主席在得知大比武之后,高兴的说道:“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告诉我啊?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图丨罗瑞卿

张宗逊和罗瑞卿大喜过望,两人商议之后决定,抽调济南军区和北京军区的训练标兵前往北京,向党中央和毛主席进行一场汇报表演。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无前例的一场练兵表演,观看这次表演的阵容更是空前的强大,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彭真等等中央领导人,连同各大中央局的省委书记都出席了这一次的练兵表演。

6月15日下午三时,北京西郊的射击场之上,彩旗迎风飘扬,来自两大军区的无数标兵整齐排列,军威雄壮。总参谋长罗瑞卿亲自担任这一次军事汇报表演的现场总指挥,军事汇报表演正式开始。

图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第一项汇报表演是步枪快速射击,在向毛主席介绍过表演科目的要求之后,射击场上两位标兵在一百五十米开外对八十个钢铁靶进行快速射击,一连串清脆的枪响声过后,一个一个靶子接连落在地上,弹无虚发。

顿时间,主席台之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之后,不住地鼓掌,高兴地赞道:“打得好!打得好啊!”

宋世哲就是两位神枪手中的一位,他在这一科目中的最好记录是,用40发子弹,在40秒的时间里,精准的将40块钢铁靶子全部打倒,而这其中还包括有三次更换弹夹的时间。

图丨宋世哲

射击表演完毕之后,毛主席让工作人员将步枪拿过来看看,刚刚表演完毕的宋世哲获得了这一殊荣,跑步上前,双手向毛主席呈上了自己手中的步枪。

毛主席接过枪之后,细细地打量,身边的罗瑞卿向毛主席介绍道:“这是国产的,打得又快又准,性能优良,63年装备到部队之上,我们打了几十年的仗,从来没有用上过这么好的枪!”

罗瑞卿说完之后,毛主席突然将手中的枪举了起来,枪托顶在肩窝之上,右脸紧紧地贴在墙壁之上,一个干净利索的举枪瞄准的动作瞬时间就完成了,而这也成为了毛主席留下的唯一一张持枪瞄准照片。

图丨唯一一张毛泽东瞄准的照片

后来,宋世哲使用的这一把步枪,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地收藏了起来,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全军制式列装的步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在当时,这种步枪被人们称之为“护国利器”。

看完射击表演之后,毛主席走下主席台,来到了擒拿格斗训练场观看表演。擒拿格斗场地之上,悬挂着一排整整齐齐的沙袋,沙袋之上被解放军画上了各种各样的人像,有的是蒋介石的画像,有的是美国大兵的画像。

看到蒋介石的画像之后,毛主席哈哈大笑了起来,幽默地说道:“老朋友好久不见了,我也来打你两下。”说完之后,毛主席挥动着拳头向沙袋打了过去。

图丨毛泽东挥动拳头向画着蒋介石的沙袋打去

这一次的汇报表演一共进行了2天的时间,毛主席对于军事训练更加重视,全军上下掀起了军事训练的又一次高潮,军政素质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这一时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主席果然还记得我!”

1966年,中国进入到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代,张宗逊同样饱受折磨与摧残,但是即便是最困难的时候,张宗逊对于毛主席的信任从来不曾减少,他始终坚信:“毛主席是了解我的。”

1971年1月,毛主席突然向当时的总参谋长问道:“张宗逊上哪里去了?”

总参谋长愣了一下之后,紧张地回答道:“张宗逊在济南军区当副司令员呢。”

图|张宗逊上将

毛主席看了他一眼之后,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窗外,什么都没有说。总参谋长离开毛主席住处之后,立马就派人去找张宗逊,让张宗逊立刻前往济南军区任职。

就这样,深受折磨的张宗逊不明不白地离开了北京,成为了济南军区的副司令员。不久之后,张宗逊最终明白了自己来到济南军区的原因,他哽咽的说道:“主席果然还记得我张宗逊!”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信天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信天商贸网 X1.0

© 2015-2020 信天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