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黑人小伙当中医37年,满口四川方言,娶川妹子为妻,还带出了5000多个徒弟:医者仁心无国界

2022-02-07| 发布者: 信天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来源:一人一城他教出5000多名乡村医生,让红河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子有了自己的村医。54岁的他还去4000多...
伊藤润二 http://http:www.td010.com

来源:一人一城

他教出5000多名乡村医生,让红河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子有了自己的村医。

54岁的他还去4000多米的玉树给村民做义诊,每天接待100多人,空暇时,还要给当地医生讲课,最后因为缺氧被急救抬下山。

他在中国的边缘地区奔波了大半辈子,却有人执着偏见,让他“滚回老家”......

黑人中医

Doctor

“你们怎么走的这么慢呢?”

在医院的走廊上,迪亚拉头上戴着小马宝莉的帽子,脸上带着蓝色医用口罩,催促着同行的学生,

“我六十岁的人走的比你们十几岁的人还快,这是不允许的,在我这儿就是速度与激情。”

迪亚拉把自己捂得严实,听着他一口流利的中文,走廊上的病人只当他是一名资质颇深的医生,并没有对他产生过多关注,或是已经对迪亚拉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

但如果你是第一次到成都,恰好去中医院挂上了迪亚拉的号,面诊时,或许你会大吃一惊。

这位讲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中医,其实是个黑人。

迪亚拉已经来中国37年,他离开非洲的家乡不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是被中医文化所吸引。

他不只是学到了救人的“术”,还感知到了精髓,不仅要救人,还要“救”社会环境,迪亚拉这些年没少跑到贫穷落后的山里,给村医传授知识;

给不健康的社区环境提供帮助。

学医救人,迪亚拉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正拿出了自己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

社会上,对黑人的印象普遍不怎么友好,可在世界越来越融合的今天,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摘掉有色眼镜。

不能只因为一个人的出生就对他做出评判,更重要的是看他付出了了哪些行动。

迪亚拉出生在非洲马里共和国,从小他就有成为医生的梦想。

爷爷是当地的草医,父亲是一名医生,迪亚拉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

小时候,父亲下班经常给他讲医院里的见闻,迪亚拉有时也会跟着父亲去医院,听父亲讲解病症,也看到了病人被病痛折磨的样子。

迪亚拉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好医生,有了目标,他学起来比身边的同学更加刻苦。

高考时,有道题完全答对的全国只有两人,迪亚拉就是其中一个。

他凭着优秀的成绩被选中,得到了来中国留学的机会。

初到中国,迪亚拉虽然对不同的文化感到新奇,但总觉得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课堂上讲的,在老家也学过呀。

直到一次和同学打篮球,才改变了迪亚拉的想法,“同学崴到了脚,被送进医务室,老师给他扎了针灸,他马上就能下地走路了。”

这番经历让迪亚拉感到震惊,见到中医的神奇,让迪亚拉知道了治病不只是有西医一条路:“中医有着更大的效果,这是一种更加厉害的科学。”

他重新选了学科,告别了曾经熟悉的西医。

“刚开始时,有一门功课只考了四十多分,8个外国同学,6个退学了。”中医的不少文献都得参考古籍,文言文对外国人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迪亚拉没有轻易放弃,他跑去书店买了一大堆字典,不懂就问老师,没有规律的“方子”也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

日复一日的钻研,让他迈过了语言不通的门槛,第二年成绩就追了上来,甚至还能背上一段《黄帝内经》。

迪亚拉不想学的一知半解,他当了12年“学徒”,成了全世界第一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医生。

学医小有所成,但“开张”还是个问题,现在人们对黑人中医的态度都心存暧昧,更何况是20年前。

迪亚拉满怀希望的来到医院坐诊,等了三天不见人影。

第三天时,有人推开门,一看医生是个黑人,吓得“砰”一声关上门,掉头就跑。

迪拉亚知道这是个机会,错过这个病人,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等来下个,他没有犹豫,起身追出病房,追到护士站才赶上了她。

“我是来看中医的,怎么一看(门)里头,‘黑黢黢’的。”

“我就是你要找的中医。我给你看,看不好的话不收钱。”

护士也出来证明了迪亚拉的身份,患者才半信半疑的跟着迪亚拉去了门诊。

好在这些年的知识没有白学,患者带着迪亚拉开的药回了家,没过多久,竟然带着家人来到医院,点名要迪亚拉看病。

他开药会避免开一些价格奇高的药,给病人扎针灸时还会引经据典:“古人说得好嘛,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黑人医生出口成章,迪亚拉经常让病房里传出笑声来。

慢慢的,迪亚拉在当地积累了口碑,找他开药的病人多了起来。

迪亚拉跟病人打招呼

“中医的精髓绝对是跟文化相对应的,我不想只是掌握一门技术。”

外出考察时,迪亚拉来到比较落后的西北,他发现这里的村医连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都回答不上来,“这样的医生怎么给村民看病呢?”

迪亚拉找到领导说:“能不能把附近村子的医生带到我这,我免费教他们,还报销他们所有费用。”

迪亚拉的建议得到了支持,培训完还不算,迪亚拉送给当地村医“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计。

他的培训计划持续了17年,累计培训了5000多名村医。

迪亚拉54岁时,他还是格外关心落后地区的医疗情况,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玉树,他每天接待100多名病人。

但身体已经吃不消劳累和高原的环境,几天后,迪亚拉的血氧降到百分之六十,他一边输着氧气一边给病人看病,最后被急救抬到了山下。

每当有人问他:“你一个老外,到中国做那么多事,你图什么呢?”

迪亚拉就会提起被他视为珍宝的帽子:

“这是玉树村民送给我的帽子,每次看到它,我就能想起他们殷切的眼神,还有那么多人需要我,这是一种鞭策。”

说起黑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抗拒,前段时间的微博上,人们对迪亚拉的态度也显得玩味。

可是所有肤色的人都有坏人,与之相应的,也都有善良的人,肤色之下是“人”的属性,这才是最重要的,先入为主的判断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终将走向狭隘。

像迪亚拉这样,怀着救人的目的,走到常人都觉得艰苦的环境中去的人,值得被人们尊重。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网络、中新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照片仅作素材使用,不视为与图中人物建立任何商业合作关系,侵删。

[1]世界华人和周刊:《他是首位外籍中医博士,扎根中国农村20多年,培养上千名乡村医生》

[2]陕西新闻网:《奇!世界首位黑人中医博士的事业与爱情》

[3]百度百科:迪亚拉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信天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信天商贸网 X1.0

© 2015-2020 信天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