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遮盖液 一、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 据环球网8月17日的报道,当日上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地宣判了一起强制猥亵案。 被告人田蕤以犯强制猥亵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 或许许多人都不知道田蕤是何许人也,其实他和前阵子刷爆网络的吴某凡一样,也是一个大明星。只不过田蕤的资历更老,他是一名话剧艺术家。 据悉,田蕤是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过第22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还曾代表国家参与过联合国主办的学术研讨会。 由此可见,田蕤虽然算不上顶流,也算是知名演员了。 不过,即使是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田老师”,也逃不过人性的诱惑,竟然犯下了这种“禽兽不如”的事。 这也正应了网友们的那句老话“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 案件发生在去年的8月31日,虽然已经过去了1年,但被害人依然没有忘记当晚所发生的一切。 被害人与田蕤的朋友一起去田蕤家商讨剧本的事。在此期间,被害人有过饮酒过度,田蕤趁其酒醉之际,对被害人进行了强制猥亵! 案件发生后,田蕤曾多次向被害人服软,并且想通过金钱和权力让此事就此过去,但被害人却因为心理阴影无法原谅,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最终,被害人还是将田蕤送上了法庭,田蕤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二、为何受害人不反抗? 田蕤作为被害人的老师,在人际交往的关系中占据着强势的位置。这种强弱关系也容易让被害人出现一种“服从效应”。 美国心理学助理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就曾做过一项心理学实验,实验开始于1961年,他以4美元的高薪聘请了40名被试者,同时还专门聘请了几位合格的“演员”。 他们一起完成一个单词测试以及惩罚的实验。 被试者不知道实验的内幕,而他们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要惩罚那些记不住单词的学生(其实是演员)。 实验的第一步,是让被试者将“学生”牢牢地绑在电椅上,然后用复杂的连接线和电极粘贴到学生的身上。 在学生的的面前有一个标有A、B、C、D4个等级的按钮装置,这是他们来回答被试者提出的任何记忆问题的选择答案。 之后,被试者就会被带到那个装有电机的房间里,他们通过麦克风与学生交谈,旁边还有一个权威者监管。 而米尔格兰姆会通过一面单向玻璃观察被试者的表现情况。 刚开始,任务还算简单,但随着记忆单词的不断增多,学生的答错概率越来越高,到后来他们只能通过麦克风向被试者求饶。 不少心软的被试者想停止试验,但是身旁的权威者却让他们继续,否则就拿不到4美元的酬劳。 结果,在40个人中,有26个人都会将实验进行到底,哪怕是施加的电压能致人死亡他们也要继续。 这个实验结果让人十分震撼,虽然电击是假的,但是这26个人却在权威的严厉下,做了“杀人犯”。 这便是著名的服从权威实验,田蕤一案的被害者与之类似,也是在权威的作用下一步步的被诱导,走向深渊。 田蕤在被害者心中就是权威、老师的存在。对于田蕤的命令她只能服从,不敢拒绝。 三、得寸进尺是一种习惯 所以,哪怕是田蕤约她自己家里去讨论工作,在吃饭的时候让她喝酒,她也只能服从。而一味的服从,也使得田蕤有了一种“得寸进尺效应”。 所谓的得寸进尺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就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让助手去访问一批家庭主妇,请求将一个小的招牌挂在她们的窗户上,结果对方同意了。 半个月后,助手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的招牌放在院内,这一次有45%的家庭主妇选择了拒绝。 而助手又以同样的口吻拜访另外一群从未登门过她们家的家庭主妇,结果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 前者比后者的概率高了3倍,由此,弗里德曼便得出了“得寸进尺效应”。 所谓的得寸进尺效应用在性侵案中,便是施暴者从一件小事开始,一步步让对方妥协,最终走进自己的陷阱。 或许刚开始施暴者只是约女孩吃个饭,聊聊天。 如果女孩没有及时拒绝,他们就会更进一步,单独陪女孩看电影,甚至对女孩搂搂抱抱。 到最后,施暴者便会露出自己狰狞的面孔,对女孩实施性侵。 在心理学上,这种循序渐进地施暴,便是“得寸进尺效应”。 它与直接施暴不同,被害者和施暴者只是通过一个一个步骤循序渐进,最终陷入深渊。 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受害人都没有意识到对方是对自己施暴,甚至还可能觉得自己也有问题。 这种可悲的想法最容易被坏人利用,从而加大侵犯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