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是干什么的 https://www.td010.com 2021年12月28日,2021南昌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在昌举行。会后,大小项目纷纷落地,南昌正按照“4+4+X”产业体系“一产一策”推出产业政策。电子信息产业是南昌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多年来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坚实的产业平台。 南昌高新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主战场”、工业园区“主阵地”,推出“一企一策”精准发力,培育壮大一批产业“主力军”,瞄准移动智能终端、LED等产业,从掌握核“芯”到“组团”出击,从培育“温室”,到逐步做强做大产业优势,全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刘彤/文杨紫韬/图 铸造核“芯” 掌握发展主动权 以推进“芯屏端网”融合发展、发展“机智灵光”四大细分领域为主要思路,南昌高新区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一手抓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移动智能终端、LED等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质量实现双增长,2021年产值接近2000亿元,比2012年增长超10倍,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 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被称为“工业粮食”。在“让中国芯点亮世界”的初心驱动下,晶能光电产学研团队历经3年、实验4000多次,终于攻克了“卡脖子”技术,开创了全球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2016年,晶能光电参与完成的“硅衬底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2015年度唯一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当下,南昌高新区企业晶能光电成功制备了硅衬底红光Micro LED,成为国内率先攻破硅衬底GaN(氮化镓)及三基色Micro LED的企业。这是继晶能光电依托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为首的研发团队,开辟出全球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之后,在LED领域又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着南昌向点亮LED“中国芯”加速迈进。 从硅衬底蓝光LED“国际并跑”,到硅衬底黄光LED“国际领跑”,再到突破硅衬底GaN基红光Micro LED芯片技术,硅衬底蓝光LED技术开辟世界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如今的南昌,LED芯片产能跃居全球前三,跻身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手机闪光灯和移动照明出货量全球第一。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量到质的“裂变式”扩张。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强大牵引下,南昌高新区与大院大所项目化合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研究院获批南昌市新型研发机构,2家获批省级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中山大学精密研发中心项目、北航江西研究院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项目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实现就地转化。同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实现“年营收3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覆盖”目标,全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动华勤、美晨等45家企业先后设立研发中心,19家单位获批市级研发平台。目前,南昌高新区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入库704家,占全市60%。 “组团”出击打造产业新优势 2021年11月24日,华勤技术千亿产业园正式开园。该项目将全面布局华勤千亿智造生产基地、华勤千亿配套产业基地、华勤千亿品牌物流结算中心三个千亿级产业计划。 未来全球每售出的5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在南昌制造并发往全球!这源自华勤技术“龙头带链”产生的“链式效应”。开园当日,来自全球的超300家核心供应商齐聚南昌。华勤技术千亿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聚焦平板电脑、TWS耳机、智能手表、AIoT等智能终端领域,成为华勤技术迄今为止最大的制造中心。预计“十四五”期间,华勤技术在南昌的工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带动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再升级。 龙头企业带动区内企业“齐步走”。南昌高新区畅通供应链“大循环”,加大华勤、龙旗、天珑等“高大上链群配”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30个产业上下游项目,形成了9家整机企业协同80余家触摸屏、摄像头模组、结构件头部企业及配套企业全链齐发的良好态势。 同时,聚集了一大批电子信息行业“小巨头”:摄像头模组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欧菲光、运动相机镜头和全景影像模组全球最大供应商联益光学、全球高清广角镜头第一供应商联创电子、接触式影像传感器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40%的菱光科技……大项目落地、小项目跟随,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南昌高新区成为全国唯一掌握LED全产业链原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区,助力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昌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培育“温室” 释放发展新动能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南昌高新区针对区内10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重点企业,制定产业倍增计划,做到一企一方案。按照“一企一策、一企一方案、一企一专班”的“三个一”工作法,构建起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千亿“梦工厂”华勤技术南昌第二制造中心项目的如期交付,不仅为企业创造了高度景观化、高度人性化的优质承载空间,更为企业拓展空间和产业能级赢得了发展先机。“过去三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南昌高新区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南昌第一制造中心从开工建设到交付投产只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在第二制造中心落地过程中,南昌高新区更加精准对接,规划布局、功能平台、金融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在南昌投资的信心。”华勤技术副总裁、南昌制造中心总经理高尧升表示。 “一个项目从立项、开工到投产,至少要两年时间。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迅速,或许在企业项目建设的2年至3年内,产品已更新换代多次,这对企业会造成巨大损失。”南昌龙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林强告诉记者,落户南昌高新区后,在电子信息产业园2号厂房1-3层约2万平方米的过渡厂房里,企业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一颗颗“树木”茁壮成长,构成一片欣欣向荣的电子信息产业“森林”。“一企一策”为“树木”浇水,“一产一策”为“森林”供氧。 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招引和培育。依托现有的“2+2”主导产业结构,南昌高新区力争培育更多、更优的企业进入大企业行业,支持产业链高级化、高端化发展。支持晶能系打造国内知名的半导体核心器件厂商,在手机闪光灯、汽车前照灯、紫外LED、MicroLED显示技术应用等细分应用领域深耕发展;加速推进移动智能终端配套高附加值企业的引进,不断拉直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着力完善二、三级配套企业,确保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有1-2家或以上的优秀配套企业,逐步形成成本最低、配套最全、人才最齐的产业发展局面,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聚焦龙头终端企业扩产扩建,布局“5G+移动智能终端”新产品。借助区内华勤、龙旗、天珑等龙头终端企业,不断强化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同时,瞄准5G终端产品周边生态,迅速带动诸如智能音箱、智能穿戴、无线耳机、蓝牙键盘等市场需求高的行业来区发展。 聚焦电子信息核“芯”企业培育。将引进一批高科技、高技术的产业链项目落户。围绕射频滤波芯片、驱动芯片等“卡脖子”产业,积极开展龙头企业引进落地工作,谋划建设特色芯片产业园,利用移动终端产业发展经验迅速做强半导体产业。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项目,支持中小型项目向“专精特新”发展。 聚焦龙头企业在南昌设立研发中心。支持华勤、龙旗、美晨、兆驰半导体等龙头企业在南昌设立研发中心,推动龙头企业的深扎根,重点支持华勤建设图灵研究院和华勤研发中心,江西美晨建设天珑移动研发中心。鼓励龙头企业围绕硅衬底LED、核心元器件、VR、移动智能终端等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增强产业关键技术路线的创新能力积累,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整合相关产业联盟创新资源,全面深化联盟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支撑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成果转移扩散。 (文章来源:南昌日报) 文章来源:南昌日报![]() |